《清心源》第118期

发布时间:2021-05-25浏览次数:205

 网络冲浪有三,文明上网伴我行


大数据时代来临,我们每一个人都身处其中,在这个时代,网上冲浪是每个人都能够进行的消遣活动。2020年至今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,互联网让我们闭门不出户的同时也能够进行诸多娱乐交流,通过网络世界连接起与现实沟通的桥梁,我们每个人都能踏足四海八方。正是互联网的发展,让我们打破亲身行走才能得见诸事万物的限制,手中方寸便能窥见芸芸众生。

但是,随着网络空间的日渐壮大,各式各样的信息纷至沓来,越来越多的网民在网上冲浪、发言,许多人认为包裹着一层虚拟的外壳就可以在网路上横冲直撞,肆无忌惮,这便是大错特错。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,我们身为大学生,更要明白,互联网冲浪发言必须要保持自我的判断和理智,不被讯息的洪流裹挟。做一个有素质有见识的好网民,要记住以下三个“忌”:

忌一:片面了解,锁定认知

当我们接受到某一事件的信息时,因为所有信息从现实事件转换成线上文字时,需要有人完成信息编辑并上传这个步骤,我们才能够看到消息。所以这个时候,我们接受的除了信息文案中对事件的描述,还在无形中接受了编写信息的人的认知结果。在现实三维场景转化为文字的过程中,本来就会有大量的信息丢失,如果我们只了解了一部分信息、或者编写信息的人了解的事件不够全面,那么我们了解到的信息就是片面的,就无法对事件做出全面的判断。片面认识是培育偏见的土壤,许多人在了解部分信息之后就锁定自己的认知,产生固定的思想和判断,这是不正确的。当我们真正想要了解某些事情时,必须要保持严谨的态度,不胡乱相信,也不要草草盖棺定论,要从多种渠道了解信息的来源、正误,并从多个方面来看待事件。

忌二:随波逐流,人云亦云

正如心理学中有名的从众心理描述的那样,个人会受到外界群体行为的影响,使得自己在知觉、认知、判断乃至情感上表现出符合大众倾向的行为方式。表现在互联网虚拟时代,就是网民的言论会受到网络上他人价值观与认知的影响,产生一致性的舆论巨浪。这样的问题自古就有,但是随着互联网发展,连结起广袤世界中无数的人,形成的言论如同山洪海啸,远非从前可比。如果得到的信息不是完全正确或真实的,那么这样传言甚嚣而上,只会百害而无一利。犹记去年新冠疫情高发时期,便有一些关于疫情的不实言论在网络上“口口相传”,引起一阵人心惶惶。最终谣言被击破,也给我们这些互联网网民留下教训。我们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判断,当我们无法确定信息是否准确时,最好的做法就是不去谈论、不去传播。如果有能力,我们可以去寻找信息来源,验证信息真伪,这才是明智的决定。

忌三:尖矛利剑,恶语伤人

《乌合之众》这本书中有言:“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,他的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,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约束的一面。”如果将这个观点映射到现实中去理解,互联网网民的行为特征便是个很好的例子。当人的真实面目隐藏在网络ID之下,模糊了精确的个人,笼统地化为网民的一部分,成为虚拟用户的一员,许多人的言论就会不受控制,在现实世界不敢随意散发的个人意愿,或好或坏,都能向互联网这个平台媒介吐露。许多人在互联网上随意发言、争锋相对、口出恶言,甚至为了某些观点的争论誓要分出胜负,形成阵营,成为攻击团体的一员,大吐污言秽语。我们要明白,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看法,取决于每个人的认知、价值、情感的不同,可以在信息交流上进行思想碰撞,但是不要因为有了互联网的虚拟保护,就将自己的涵养和素质丢弃。我们要做文明的互联网冲浪网民,意见不合就此别过,志趣相投便可相谈甚欢,这样远远好过相互辱骂,影响自己的心情,也暴露出人性的缺点。

未来,互联网的发展还有无限可能性,我们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,也必须划定规则,在方圆中行事。黑格尔说过:“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。”在言论自由之前,我们要保证符合纪律和规矩。互联网是个极好的发展创造的平台,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,不囿于方寸之地,让互联网成为帮助我们了解世界、成就自我的有效工具。

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